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包括核爆炸受害者广岛、长崎在内的日本多地官员公开表示反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改变“无核三原则”。他们强调,推进核裁军是民心所向,政府领导人必须尊重民意。
广岛县知事汤崎英彦18日在会议上表示,广岛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地方,必须恪守“无核三原则”。他表示,依靠核武器来保障安全是危险的,政府应努力摆脱核毁灭。
8月5日,人们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反战集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长崎市长铃木四郎18日也对媒体表示,高市早苗的试图改变“无核三原则”将加强日本对核威慑的依赖。 “无核三原则”一直被视为日本的国策,必须严格要求政府遵守。
长崎县知事大石健吾1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坚持“无核三原则”,改变这一原则显然是“倒退”,是核爆炸受害者完全无法接受的。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是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如果“无核原则”发生改变,国家偏离消除核武器的道路,人民是不会接受的。他表示,推动核裁军是人民的愿望,倾听人民的声音也是总理的责任之一。伊斯特。他希望政府谨慎对待相关讨论。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右一)在自民党选举中获胜后鞠躬。新华社发(泳池组图、金景勋摄)
“无核三原则”是指不存在、不生产、不扩散核武器。 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讲话中提出“无核三原则”。这一原则于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成为日本政府核武器方面的主要政策。
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的“三安保文件”明确表示,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不过,据日本媒体报道,高一正试图改变这一原则。在修改《国家安全战略》等“三安全文件”时,将核不扩散纳入“无核三原则”,引发日本国内强烈担忧。 (记者:李子越、陈泽安)
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站将实行“三个统一”。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顺利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针对当前基站重复建设、数据安全隐患等重大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建站建设规划。 2025-11-19 09:52 首个“华龙一一”核电配备冷却塔的机组已全面开工建设。 18日,我国首台核电机组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首次混凝土浇筑,标志着一期工程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我国已成为新增火电发电装机主要力量。 2020年至2024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速将达到11.7%,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5%,发出行业加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2025-11-19 05:35 构建体现新生产力发展的科学人口生态系统。现代技术和科普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两翼。科学的普及电子和现代技术“同样重要”。 2025-11-19 05:55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出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继续统治。近日,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与Nature Intelligence共同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强健科学人口翅膀,汇聚创新力量——“十四五”科学科普工作取得发展进步,“移动科普课堂”中,新疆孩子们被科学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所吸引;甘肃张掖科技工作者为大家呈现了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我走上了科技节红地毯,赢得了公众的阵阵掌声……这些生动的场景共同勾画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历程。 2025-11-19 05:55 人工智能时代,哪些技能不会消失?现在,当你学习时遇到问题时,你可以询问人工智能,做作业时,你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查询信息。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市场规模预计超7600亿元——我国节水产业蓬勃发展。 11月17日,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当前,我国节水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时刻。 2025-11-18 04:20
新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2025-11-18 04:20 用科学分析激发高校人才团队创新活力。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6G技术T阶段测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我国研制的微观世界“超级相机”顺利验收。这种高能非弹性光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中子的随机性和高穿透性特性来直接探测物质内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设天地监控网络,“智慧”保护国家公园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监控网络系统,是我国土木工程、生态领域的重要实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用科研保护生物多样性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长三角地区的e岸物种。 2025-11-17 04:30 月球磁异常可能是由“碰撞”引起的。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本中首次发现了由大撞击事件形成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它揭示了一种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并为南极-艾特肯盆地周围磁异常造成的影响提供了样本证据。 2025-11-1704:30 生物圈保护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批准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开源欧拉社区将于年底推出超级节点操作系统。操作员以“智慧跨越国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NG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5-11-14 17:08 科技让古老文化传统恢复了光彩。我国已开展4个国家6处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9个,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花园。 2025-11-13 07:07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据估算,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产生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已经有从而成为“人类的终极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包括核爆炸受害者广岛、长崎在内的日本多地官员公开表示反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改变“无核三原则”。他们强调,推进核裁军是民心所向,政府领导人必须尊重民意。
广岛县知事汤崎英彦18日在会议上表示,广岛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地方,必须恪守“无核三原则”。他表示,依靠核武器来保障安全是危险的,政府应努力摆脱核毁灭。
8月5日,人们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反战集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长崎市长铃木四郎18日也对媒体表示,高市早苗的试图改变“无核三原则”将加强日本对核威慑的依赖。 “无核三原则”一直被视为日本的国策,必须严格要求政府遵守。
长崎县知事大石健吾1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坚持“无核三原则”,改变这一原则显然是“倒退”,是核爆炸受害者完全无法接受的。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是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如果“无核原则”发生改变,国家偏离消除核武器的道路,人民是不会接受的。他表示,推动核裁军是人民的愿望,倾听人民的声音也是总理的责任之一。伊斯特。他希望政府谨慎对待相关讨论。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右一)在自民党选举中获胜后鞠躬。新华社发(泳池组图、金景勋摄)
“无核三原则”是指不存在、不生产、不扩散核武器。 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讲话中提出“无核三原则”。这一原则于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成为日本政府核武器方面的主要政策。
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的“三安保文件”明确表示,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不过,据日本媒体报道,高一正试图改变这一原则。在修改《国家安全战略》等“三安全文件”时,将核不扩散纳入“无核三原则”,引发日本国内强烈担忧。 (记者:李子越、陈泽安)
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站将实行“三个统一”。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顺利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针对当前基站重复建设、数据安全隐患等重大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建站建设规划。 2025-11-19 09:52 首个“华龙一一”核电配备冷却塔的机组已全面开工建设。 18日,我国首台核电机组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首次混凝土浇筑,标志着一期工程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我国已成为新增火电发电装机主要力量。 2020年至2024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速将达到11.7%,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5%,发出行业加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2025-11-19 05:35 构建体现新生产力发展的科学人口生态系统。现代技术和科普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两翼。科学的普及电子和现代技术“同样重要”。 2025-11-19 05:55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出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继续统治。近日,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与Nature Intelligence共同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强健科学人口翅膀,汇聚创新力量——“十四五”科学科普工作取得发展进步,“移动科普课堂”中,新疆孩子们被科学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所吸引;甘肃张掖科技工作者为大家呈现了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我走上了科技节红地毯,赢得了公众的阵阵掌声……这些生动的场景共同勾画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历程。 2025-11-19 05:55 人工智能时代,哪些技能不会消失?现在,当你学习时遇到问题时,你可以询问人工智能,做作业时,你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查询信息。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市场规模预计超7600亿元——我国节水产业蓬勃发展。 11月17日,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当前,我国节水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时刻。 2025-11-18 04:20
新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2025-11-18 04:20 用科学分析激发高校人才团队创新活力。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6G技术T阶段测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我国研制的微观世界“超级相机”顺利验收。这种高能非弹性光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中子的随机性和高穿透性特性来直接探测物质内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设天地监控网络,“智慧”保护国家公园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监控网络系统,是我国土木工程、生态领域的重要实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用科研保护生物多样性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长三角地区的e岸物种。 2025-11-17 04:30 月球磁异常可能是由“碰撞”引起的。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本中首次发现了由大撞击事件形成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它揭示了一种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并为南极-艾特肯盆地周围磁异常造成的影响提供了样本证据。 2025-11-1704:30 生物圈保护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批准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开源欧拉社区将于年底推出超级节点操作系统。操作员以“智慧跨越国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NG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5-11-14 17:08 科技让古老文化传统恢复了光彩。我国已开展4个国家6处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9个,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花园。 2025-11-13 07:07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据估算,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产生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已经有从而成为“人类的终极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